就在本周,東津某樓盤均價上調至6000+。龍灣君很快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朋友是襄陽土著,在這座城市生活超過20年。
朋友心情非常惡劣,因為一直沒買房,他本來就對襄陽越來越高的房價非常有意見,前段時間房價的調控,讓他看到那么一點點希望,現(xiàn)在他覺得未來這座城市的房價還會大漲。
按說未來襄陽房價漲成什么樣,跟朋友根本無關。他工作、生活就在老城區(qū)。他的郁悶主要來自于對傳染性的恐懼,他覺得近兩年的拆遷大軍會讓襄陽的土地價格再來一次重估。
龍灣君記得很清楚,前兩年市場行情不錯的時候,世界500強房企在襄陽的房價也就5000+,現(xiàn)在卻已經突破8000了。臥龍大道片區(qū)尚且如此,更別說沿江大道新崛起的那一棟棟一線江景房了。對于至今尚未買房,朋友說責任主要在自己,但市場如此的猛漲,卻仍讓其難以接受。朋友想問的是,如果襄陽未來的房價都要接近1萬元/平方米了,市中心的房價會躥到什么高度?
事實上,襄陽房價的走高,有房但想換套房子的人來說,同樣難以接受。我的另一位朋友住在臥龍大道附近,房子不夠大,就想在附近找個大點的房子,結果一圈二手房下來,順眼點的房子單價都在7000了,在建新房價格更已直奔8000+。
我們?yōu)槭裁丛絹碓诫y以下手買房了?除了房價本身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承襲了太多的過往。
重新回到我最上面的那位朋友的案例,為什么他覺得東津的房價賣到6000+,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因為他太了解這個區(qū)域的前世今生了。在他的眼里,東津那一帶說好聽點就是郊區(qū)的郊區(qū),小時候大人會開玩笑的恐嚇小孩說:再鬧就把你賣到東津去。當時3000出頭的房價也沒有打動太多襄陽人,反而從去年開始5500的均價讓越來越多的剛需涌入了那里。
與我這位朋友類似,很多人也經常會跟我說,怎么襄陽的房價最高都1萬多了;怎么二汽的房價也要賣到6000多了;怎么前些年沒什么人提起的樊西的房價都要8000多了…… 正是因為我們對區(qū)域過于熟稔,甚至看著區(qū)域一步步走過來,我們會覺得我們了解這片土地的價格,自以為它根本不應該值這個價的。
個體這樣,開發(fā)商拿地也一樣。為什么現(xiàn)今拿地的本土房企越來越少,除了資金實力外,另一個原因也是因為他們的因襲,早年間這邊什么地價,區(qū)域內的房價是怎樣慢慢漲上來的,諸如此類的問題,他們一清二楚。因此對于要用很高的溢價去拿地,他們瞻前顧后,猶豫不決,競拍開始時試著舉幾次牌后,就草草收兵了。
反過頭來,那些對這座城市并不熟知的房企,或是走出去又回來,看過世界,對這片土地懷抱熱忱感情的企業(yè)家,他們的思維完全不同。外地的大型房企因為不甚了解過往,他們沒有包袱,打開地圖看看,覺得三橋聯(lián)通新舊城區(qū),交通方便,臥龍大道馬路最寬,直通高速,八大市場產業(yè)有概念;新五中教育配套齊全,萬達商圈人口集中;走出去又回來的投資者在此基礎上,同時也希望將情懷落地,用實際行動回報這片土地上的父老鄉(xiāng)親,用自己的力量讓城市更加蓬勃發(fā)展。相同的是,他們都以大城市的思維來看待襄陽,以資源的多寡來判斷襄陽,于是才有了完全不同的拿地氣勢和膽魄。
因為熟悉,我們自認為更了解這座城市,腳下的這片土地。但也許,正是這樣,也局限了我們的眼光和想象。很多時候,并不是我們的購買力追不上房價,而是我們的思維跟不上城市。當一橋二橋發(fā)展時,我們滿足現(xiàn)狀,沒有料到襄陽的今天有這么大的變化。
我們更沒有想到三橋剛建成五年內,就會有白金五星級溫德姆至尊酒店空降臥龍大道,而周圍的世界五百強更是比比皆是,未來的臥龍大道,三橋經濟圈必將成為整座襄陽城的核心商圈,而佇立于臥龍大道龍脈之上的普陀龍灣,也承載著城市CBD的使命。
中國的房地產發(fā)展到現(xiàn)在,其實很多時候都遠超我們的想象,幾年前或許根本沒有預想到今日的襄陽會發(fā)生如此巨大的蝶變,但同時我們自身也在城市發(fā)展的腳步中擴寬眼界,開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
從一開始的有瓦遮頂,到現(xiàn)在的空中墅、花園洋房,相信假以時日,無論是土生土長的原住民,還是初次相識的外地客,襄陽這片沃土一定會在所有人面前展露她從內到外的最美身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