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各大樓盤各種活動、優(yōu)惠,總是讓人眼花繚亂,諸如認籌5千抵5萬之類。聽起來劃算可總覺得“險象迭生”。此類認購流程究竟有什么貓膩?認購金能放心的交嗎?
買房認籌是什么意思呢?
認籌一般在取得預售證之后、開盤之前,開發(fā)商通過一些優(yōu)惠方式吸引有購房意向的消費者預先向售樓方繳納“排號費”、“誠意金”等費用,依照付款時間先后順序取得號,在解籌時消費者可憑號順序的先后挑選購房并享受排號時約定的價格打折的優(yōu)惠的一種促銷方式??梢杂糜谠囂绞袌銮闆r,確認大致的開盤價格
實際上,任何形式的“認籌”、“內部認籌”“VIP排號”等行為,都是房地產開發(fā)商在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之前的非法活動,是國家明令禁止的。
根據規(guī)定凡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發(fā)展商不得發(fā)布任何銷售信息,嚴禁以“認籌”、“內部認購”“內部登記”等任何形式變相無證銷售商品房,不得向購房者收取排號費、誠意金、認購費等任何含有預定款性質的費用。
“認籌”的具體操作大致有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首先是消費者去開發(fā)商那里填寫個人資料,在交納一筆數額不菲的“誠意金”后,將領取到一張叫VIP卡、VIP護照、VIP消費卡或認籌卡等名稱五花八門的“證書”。
拿到這些“證書”之后,消費者即獲得了“認籌”資格。但往往有“認籌”資格的消費者的數量會遠遠超過樓盤實際推出的房屋數量。
第二步就是所謂的“解籌”,一般在開發(fā)商取得預售資格后。
在“認籌”數超過實際可提供的房屋數量的情況下,開發(fā)商一般采取“抽簽”的形式,從已“認籌”的消費者中“抽”出可以選房者。
之后,被抽中的選房者在統(tǒng)一選房號統(tǒng)一交首期,統(tǒng)一簽署認購書或預售合同,挑中房號后,將與開發(fā)商簽訂“認購合同”。之后再是簽訂《預售合同》或者《房地產買賣合同》。
買房認籌四大陷阱:
1、變相融資
一些希望客戶認籌的樓盤尚在建設過程中,根本還沒取得《預售許可證》。
開發(fā)商向客戶收取認籌款,實際上是一種融資方式,萬一樓盤出現問題,開發(fā)商卷款逃跑,消費者只能吃虧。
2、虛造聲勢
開發(fā)商很喜歡營造出樓盤賣得很火,排隊都買不上的表象。
事實上,樓盤是不是真的賣得好,外人沒那么容易掌握情況。制造出虛假火熱的現象后,會有更多消費者愿意交認籌款。
3、拉高房價
認籌期間,很多開發(fā)商并不會告訴你具體的房價,如果認籌的人多,他們可能拉高房價,再打小折扣。
這樣,認籌款等于白交了,消費者根本沒有真正享受到VIP的待遇。
4、克扣認籌金
在沒有簽訂任何條款時,認籌因不具備法律效力,購房者在認籌過程當中所交的“誠意金”、認籌款是可以退還。
另外,認籌款一旦用合同明確為定金后,消費者因個人原因拒絕買房,將無法退回以“認籌款”為名的定金。
因此,消費者在付款前,一定要明確“認籌款”“誠意金”“會員費”等等名目繁多的收費到底是定金還是其他形式的款項,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