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明確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一句話給紅紅火火、恍恍惚惚了一年后的樓市定下了主基調:房子要回歸居住屬性。
2017年的樓市帶著這個美好的愿景拉開了序幕:各地限購限貸政策仍在升級延續(xù)、樓市金融監(jiān)管不斷收緊、對中介和開發(fā)商的審查也毫不放松、房地產長效機制穩(wěn)步推進制定中……在各方的努力下,剛需即將迎來自己的春天,而頑強“蹦跶”的炒房客們會就此謝幕嗎?房子離“回歸居住屬性”又還有多遠呢?
雙重屬性下 房子“炒”字當先
2016年的樓市浪潮中,炒房客這群弄潮兒“脫穎而出”,從南炒到北、從東炒到西,用高杠桿撬動房地產市場,所到之處“寸草不留”,一直攪得樓市“天翻地覆”。
《經濟參考報》曾報道,去年年初在深圳、北京等房價大幅上漲的一線城市采訪發(fā)現(xiàn),包括自買自賣轉按揭、眾籌炒房等通過杠桿手段進行房地產投機的現(xiàn)象正在出現(xiàn)。
而之后,雖然政策助力去杠桿,但炒房行為仍未停止,反而隨著樓市的升溫逐漸由一線蔓延到二線熱點城市,南京、廈門、成都、鄭州等城市也頻現(xiàn)炒房大軍。在炒房客的推波助瀾下,房價節(jié)節(jié)攀升,2016年年中還出現(xiàn)了房價跳漲的“樓市四小龍”——南京、廈門、合肥、蘇州。
交通銀行去年12月發(fā)布的《交銀中國財富景氣指數(shù)報告》顯示,當前中國小康家庭對不動產投資的意愿高漲,不動產投資意愿指數(shù)為125,大漲10個百分點。
其實,房子作為一種商品,具有居住和投資雙重屬性,對此,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表示,正是因為住房具有雙重屬性,而不是僅有投資的單一屬性,所以才不能“炒”,過分強調住房的投資屬性,則會損害其居住屬性。
剛需受擠壓 呼喚房子回歸居住
正如劉洪玉所說,炒房推高房價后,會讓更多的居民難以獲得住房或增加支付壓力。在炒房客當?shù)赖臉鞘?,剛需族勢必會受到擠壓,置業(yè)首選地從城區(qū)變成郊區(qū),再從郊區(qū)變成周邊小城市。
在房天下通過網(wǎng)站大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的“2016年度熱搜商圈排行榜”中,向來被北京人稱之為“郊區(qū)”的房山長陽和房山良鄉(xiāng)、大興亦莊一起躋身前三甲。上海的熱搜商圈也呈現(xiàn)同樣的變化,徐家匯、陸家嘴這些曾經大熱的商圈現(xiàn)在都已慢慢退出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以往金橋、三林、惠南這些位置相對較遠、價格較低的商圈。
而無論在郊區(qū)還是周邊的小城市,擁有一套房子對很多剛需族來說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更多的剛需族苦于不斷攀升的房價,依然在買房的“泥潭”里久久掙扎不能上岸。
王嘯天(化名)來北京已經5年了,單身、沒房、依然住在單位的宿舍里。在老家的親戚朋友心中,他是個“有出息的人”,在大城市“混”、進了工作穩(wěn)定的國企、月薪過萬;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在北京高企的房價面前,自己想靠這微薄的工資買房有多難。接近而立之年的他對房地產很上心,每次看到炒房客的新聞就尤為憤慨,但憤慨過后他也只剩無奈。
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會議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讓“王嘯天們”看到了希望,剛需族急切呼喚房子回歸居住,他們的春天要來了。
多方齊出力 炒房客或“謝幕”
其實,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為抑制炒房客、助推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所做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
2016年3月起,“首付貸”被監(jiān)管部門叫停,多地開始了持續(xù)一年的嚴查首付貸行動,炒房客的杠桿被折斷;2016年下半年,多城密集限貸限購,給高燒的樓市注入一劑強力退燒針,也從資金和政策層面限制了炒房……
在多方的齊發(fā)力下,炒房現(xiàn)象已經大大受到抑制,房地產市場也逐步回歸理性。2017年1月10日上午,國務院新聞發(fā)布會上,發(fā)改委表示,最近房價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正在制定房地產業(yè)健康平穩(wěn)發(fā)展的長效機制,包括一些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和財政金融政策。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房子終將回歸居住屬性,剛需族不會再為住房發(fā)愁,炒房客也將“謝幕”。